CN EN
                                                全國服務電話:
                                                400-611-3080

                                                東亞機械
                                                小程序二維碼

                                                NEWS
                                                資訊中心
                                                最新資訊
                                                2023.08.30

                                                捷豹吉祥物——福星寶寶上線啦

                                                2023.08.30

                                                2023東亞機械半年報

                                                2023.06.16

                                                捷豹空壓機與DMG MORI德瑪吉森精機強強聯手,合力打造綠色環保的未來

                                                2023.05.25

                                                中國品牌 世界共享 | 捷豹,為成為用戶信任的民族品牌而奮斗

                                                2023.05.25

                                                熱烈祝賀:韓螢煥當選為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

                                                2023.02.21

                                                喜報!東亞機械新工廠開工奠基儀式順利舉行,開啟東亞機械新篇章

                                                2023.02.20

                                                捷豹空壓機登榜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

                                                2023.01.09

                                                喜訊 | 東亞機械榮登“2022廈門專精特新企業十強”

                                                2022.11.09

                                                權威推薦 | 2022年國家節能空壓機推薦目錄重磅出爐

                                                2022.09.28

                                                標桿引領 | 捷豹空壓機“能效領跑”氣體壓縮機械行業

                                                2022.09.28

                                                喜報!東亞機械榮登福建省創新型民營企業100強

                                                2022.03.24

                                                捷豹永磁離心增氧機震撼上市!農漁養殖業的好幫手

                                                2022.02.08

                                                高精高效綠色螺桿壓縮機主機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第三完成人所在工作單位公示

                                                2022.01.17

                                                2022年捷豹銷售盛典 | 砥礪前行,勇攀高峰

                                                2021.12.06

                                                喜訊 | 東亞機械通過復核福建省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2021.11.25

                                                強制淘汰??!快看看你們家的壓縮機達標了嗎?

                                                2021.11.23

                                                東亞機械引領空壓機行業發展,堅守初心打造領域標桿

                                                2021.11.06

                                                國貨崛起正當時!捷豹永磁螺桿機新品正式發布

                                                2021.11.04

                                                喜訊!廈門東亞機械榮膺上榜“2021同安區外資企業10強”

                                                2021.10.14

                                                連續四年榮登工信部能效之星榜首,捷豹永磁螺桿機持續領跑

                                                2021.10.14

                                                限電不要怕 | 能效之星雙榜首的捷豹空壓機助您降耗提效

                                                2021.09.24

                                                齊心戰“疫” 銀城花開 | 東亞機械向同安區慈善會捐贈100萬

                                                2021.08.17

                                                愛心捐助,情滿東亞!東亞機械為困難職工愛心捐款暖人心

                                                2021.07.20

                                                喜報 | 熱烈祝賀東亞機械今日首發A股創業板成功上市

                                                2021.07.07

                                                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

                                                2021.05.26

                                                助力碳達峰 碳中和!捷豹永磁螺桿機加碼綠色制造

                                                2021.05.20

                                                韓螢煥:東亞機械一代人的三十年

                                                2021.05.11

                                                與時代同行 東亞機械30周年慶典盛大舉行

                                                2021.05.05

                                                30周年系列 | 做“中國牌”空壓機,為熱愛而發聲!

                                                2021.04.29

                                                東亞機械30周年系列 | 開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新高度

                                                2021.04.23

                                                30周年系列 | 23年東亞人生,遇見最好的自己

                                                2021.04.01

                                                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粉末水性涂裝線技術改造項目(噴粉線部分)竣工環境驗收意見

                                                2021.03.03

                                                全年滿意度98.98%,數字化加持的捷豹售后服務團隊再升級

                                                2020.12.25

                                                強力認證!捷豹永磁螺桿機“能效領跑”氣體壓縮機械行業

                                                2020.12.24

                                                捷豹永磁離心鼓風機重磅上市!

                                                2020.11.19

                                                大國重器!捷豹永磁螺桿機助力盾構機圓滿完成城市綜合管廊項目

                                                2020.10.17

                                                實力見證!再拿節能認證 捷豹率先掀起節能新風暴

                                                2020.10.10

                                                號外!三連冠誕生!捷豹連續三年實力攬獲工信部能效之星排名榜首

                                                2020.09.17

                                                濟南!濟南!捷豹永磁螺桿機濟南銷售會議圓滿落幕

                                                2020.09.03

                                                無錫 !無錫 | 捷豹永磁螺桿機無錫銷售會議圓滿落幕

                                                2020.08.19

                                                捷豹永磁螺桿機永康銷售會議圓落幕

                                                2020.08.10

                                                空壓機加盟,空氣壓縮機螺桿機加盟

                                                2020.08.06

                                                捷豹永磁螺桿機又“燃”又“嗨”的精彩團建新鮮出爐

                                                2020.07.21

                                                捷豹永磁螺桿機“精益生產項目拓展培訓”完美落幕

                                                2020.07.14

                                                捷豹,永磁螺桿機中的戰斗機

                                                2020.07.07

                                                新一級能效國標席卷而來,捷豹全系列硬核開掛

                                                2020.07.03

                                                2020中國工業博覽會,捷豹誠邀您蒞臨指導

                                                2020.02.07

                                                共同戰疫 共克時艱 | 捷豹永磁螺桿機捐贈100萬抗擊疫情

                                                2019.11.29

                                                快訊 | 捷豹永磁螺桿機驚艷亮相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

                                                2019.11.25

                                                喜訊!捷豹永磁螺桿機再次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2019.11.19

                                                終于成了傳說中別人家的公司!捷豹永磁螺桿機秋季旅游圓滿成功!

                                                2019.11.15

                                                11項節能目錄+工信部能效之星榜首,捷豹空壓機憑的是什么?

                                                2019.11.11

                                                又霸榜?2019工信部能效之星排名榜首,捷豹永磁螺桿機再獲殊榮

                                                2019.11.06

                                                熱烈歡迎廈門市副市長、市工信局等領導參觀指導我司

                                                2019.11.06

                                                颯爽開桿 | 2019捷豹永磁螺桿機杯高爾夫球邀請賽圓滿落幕

                                                2019.08.12

                                                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業X射線探傷機應用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公示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0-17 | 2022



                                                ?

                                                ?

                                                ? ?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環保、安全法律法規,確保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能及時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及污染,有效的搶險和救助,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及企業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本公司于201812月編制了《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8年版)》并經原廈門市同安環境保護局備案(備案編號:350212-2018-042-L)。根據《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和廈門市同安生態環境局要求,現我司重新修訂了《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現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各部門單位應按照本預案的內容與要求,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演練,做好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以便在環境事故發生后能及時按照本方案進行救援,在短時間內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

                                                ?

                                                ????????????????????????????? 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負責人:

                                                ??? ???


                                                ?

                                                1編制過程概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以及福建省環保廳轉發環保部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015)120日,第二章 備案的準備第十二條:企業結合環境應急預案實施情況,至少每三年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回顧性評估。

                                                為了響應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的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對本公司預案進行修編,并在此基礎上修訂了《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重新進行環境風險評估,根據《辦法》要求梳理預案正文內容,將企業基本情況等內容納入風險評估報告中,在原有預案的應急組織機構基礎上,根據《辦法》要求及人員的變化情況修訂了預案的組織機構及應急小組情況,完善了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補充了現場處置預案等內容。調查中,重點關注了污染源、產污環節、可能發生風險的儲存場所以及環保設備設施等,最后對安全生產管理、環境應急資源、環境風險現狀做出了評估性總結。

                                                本應急預案、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均按照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指南、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環境應急資源調查指南(試行)的通知的要求進行編制,并呈送專家評審。

                                                2預案修編情況

                                                公司于201812月編制了《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8年版)》并經原廈門市同安環境保護局備案(備案編號:350212-2018-042-L)。

                                                公司由于市場需求將油漆改用較為環保的水性漆,增加了脫脂陶化、噴粉及水性噴漆的生產線。本次預案為公司在《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8年版)》(備案編號:350212-2018-042-L)基礎上進行的修訂,本次預案與上一版對比分析如下:

                                                1? 本次修編與2018年版本對比情況一覽表

                                                項目

                                                2018年版本

                                                本次修訂

                                                變化情況

                                                事件分級

                                                預案共分為三級,分別為一級(社會級)、二級(公司級)、三級(車間級)

                                                預案共分為三級,分別為一級(社會級)、二級(公司級)、三級(車間級)

                                                分級方式不變,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增加丙烷、液化石油氣及液氧泄漏事故的分級

                                                內部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領導組、信息通報組、疏散警戒組、現場救護組、后勤物資組、搶險搶修組、善后工作組、事故調查組、環境監測組、內部專家組

                                                通訊聯絡組、現場維護與疏散組、搶險救援組、物資供應與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與善后處理組、應急監測組、專家組

                                                調整人員,提高應急效率

                                                正文

                                                本預案根據原預案各風險源的預防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細化并完善公司各環境風險源的預防措施、應急處置措施。根據各環境風險源的危害特性,詳實制定各風險源的情形指標、預警分級、預警條件、響應分級、預防措施、預警、應急處置等內容。

                                                風險評估報告

                                                風險物質為油漆、天那水、固化劑、潤滑油、乙炔、防銹劑、柴油,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環辦[2014]34號,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企業的風險等級為一般環境風險。

                                                風險物質為水性漆、潤滑油、柴油、乙炔、丙烷、液化石油氣及液氧。本預案風險評估細化了生產工藝、污染物處理設施及說明,細化了環境風險識別內容等。經識別,涉氣和涉水風險物質均為潤滑油、柴油、乙炔、丙烷、液化石油氣及液氧。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 941-2018)的相關內容,細化了本預案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企業的風險等級為一般[一般-大氣(Q0+一般-水(Q0]”

                                                因風險分級評價標準不一致,修編后環境風險為一般[一般-大氣(Q0+一般-水(Q0]”

                                                應急演練和培訓

                                                應急演練:一年一次

                                                培訓:一年一次

                                                應急演練:一年一次

                                                培訓:一年一次

                                                不變

                                                突發環境事件

                                                原預案發布至今,企業未發生任何突發環境事件

                                                ?

                                                3重點內容說明

                                                該預案是按照《福建省環保廳關于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閩環保應急〔201317 號文)中的預案模板編制完成的,共由10章組成,各章的主要內容見預案。在此僅就有關問題進行說明。

                                                關于預案的合并和分立

                                                公司預案體系主要分為綜合環境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和突發環境事件現場處置預案?,F場處置預案主要包含化學品泄漏、火災爆炸次生/衍生污染事故、廢水事故排放、廢氣事故排放、危廢泄漏、乙炔氣體、丙烷、液氧及液化石油氣泄漏現場處置預案。

                                                關于事件分級和響應分級

                                                根據環境風險評價,本公司突發環境事件難以達到國家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條件。因此全盤采用國家事件分級不利于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救援。根據公司實際,本預案突發環境事件等級分為級(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級(較大環境污染事故)、級(一般環境污染事故)。

                                                按突發環境事件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應急響應包括重大突發環境事件(Ⅰ級應急響應)、較大突發環境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和一般突發環境事件(Ⅲ級應急響應)。

                                                關于預案關系分析

                                                本預案同時與《廈門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廈門市同安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周邊企業應急預案相銜接,形成應急聯動。當公司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需要外界力量支持的突發環境事件時,或周邊企業發生突發事件,需要本公司應急力量支援時,本預案與上級應急預案銜接,并實施與上級的應急聯動。

                                                關于重大危險源辨識和潛在環境風險分析

                                                根據對公司危險化學品進行物質火災危險性和急性毒性的識別,公司涉及風險物質主要為水性漆、潤滑油、柴油、乙炔、丙烷、液化石油氣及液氧。公司各物質貯存量小于臨界量要求,均不構成重大危險源。公司最大可信事件為泄漏、火災。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計算,環境風險等級為一般[一般-大氣(Q0)+一般-(Q0)]”。。

                                                關于應急組織體系

                                                為方便人員管理、提高應急救援效率,本環境應急預案充分了利用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組織機構設置,并在結合突發環境事件污染特征的基礎上將組織機構分為應急領導組、應急辦公室、警戒疏散組、搶險救援組、后勤保障組、應急監測組、善后處理組及通訊聯絡組。各應急救援小組歸屬現場應急應急領導組統一管理。

                                                4征求意見及采納情況說明

                                                為了充分了解本公司對所在區域居民及周邊企業可能造成的影響,本公司于20223月編制應急預案期間以現場走訪的形式對項目所在地附近的居民及相關企業進行了調查。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本項目主要存在?;沸孤χ苓叚h境可能造成環境影響的環境風險,希望本公司在環境管理方面多注重?;穫}的監管。

                                                本公司對于公眾建議十分重視,對于公眾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意見,我司予以采納。我司將認真落實本預案所提出的要求,提高我司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能力,防止或緩解污染事故給周圍人群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將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影響降至最小限度。

                                                5評審情況

                                                根據環境環保部(現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文件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辦應急[2018]8號)等文件要求,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328日組織本公司人員、周邊社區表、相鄰企業及3名特邀專家(名單附后)對《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與會期間,代表人員與專家踏勘了現場,了解了應急措施落實情況,聽取關于應急預案編制情況的介紹,查閱原始資料,經認真質詢與討論后形成評審意見。

                                                5.1總體評價

                                                《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基本符合《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發[2015]4號)和《福建省環保廳關于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閩環保應急[2013]17號)的要求,預案基本要素完整,內容格式基本符合規范;應急組織機構較健全、應急管理小組人員職責較明確、責任落實到位,預防措施和和應急程序較為實用,應急措施和現場處置預案可操作性較好。專家組對預案評審的平均分數為80分,評估結論為通過評審。

                                                5.2修改意見和建議

                                                1、制定現場處置卡并上墻;

                                                2、補充應急物資,如:托盤、應急沙、吸油氈等;

                                                3、完善應急事故池標識;

                                                4、建議改造雨水總排口閥門以便操作;

                                                5、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完善事件分級預警響應等內容,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完善報告文本和圖件。

                                                公司根據2022328日形成的《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意見表》,對公司環境風險及應急預案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整改和完善,并于202241日形成最終備案版本。

                                                ?

                                                ?

                                                ?

                                                ?

                                                ?


                                                ?

                                                ?

                                                ?

                                                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二、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

                                                三、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

                                                四、現場處置預案
                                                ?

                                                ?


                                                ?

                                                ?

                                                1編制過程概述.............................................................................................................. I

                                                2預案修編情況.............................................................................................................. I

                                                3重點內容說明............................................................................................................ II

                                                4征求意見及采納情況說明....................................................................................... IV

                                                5評審情況................................................................................................................... IV

                                                5.1總體評價................................................................................................................ IV

                                                5.2修改意見和建議.................................................................................................... IV

                                                第一部分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6

                                                1總則................................................................................................................................. 6

                                                1.1編制目的.................................................................................................................. 6

                                                1.2編制依據.................................................................................................................. 6

                                                1.3事件分級.................................................................................................................. 8

                                                1.4適用范圍.................................................................................................................. 9

                                                1.5工作原則.................................................................................................................. 9

                                                1.6應急預案關系說明................................................................................................ 10

                                                2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12

                                                2.1內部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2

                                                2.2 外部指揮與協調.................................................................................................... 16

                                                3預防與預警.................................................................................................................. 17

                                                3.1預防措施................................................................................................................ 17

                                                3.2預警........................................................................................................................ 22

                                                4應急處置...................................................................................................................... 25

                                                4.1先期處置................................................................................................................ 25

                                                4.2響應分級................................................................................................................ 26

                                                4.3應急響應程序........................................................................................................ 27

                                                4.4應急處置................................................................................................................ 33

                                                4.5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及物資保障........................................................................ 39

                                                4.6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39

                                                4.7配合有關部門應急響應........................................................................................ 41

                                                5應急終止...................................................................................................................... 41

                                                5.1應急終止條件........................................................................................................ 41

                                                5.2應急終止程序........................................................................................................ 42

                                                5.3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42

                                                6后期處理...................................................................................................................... 43

                                                6.1善后處理................................................................................................................ 43

                                                6.2評估與總結............................................................................................................ 44

                                                7應急保障...................................................................................................................... 44

                                                7.1人力資源保障........................................................................................................ 44

                                                7.2資金保障................................................................................................................ 45

                                                7.3物資保障................................................................................................................ 45

                                                7.4醫療衛生保障........................................................................................................ 45

                                                7.5交通運輸保障........................................................................................................ 45

                                                7.6通信與信息保障.................................................................................................... 46

                                                7.7科學技術保障........................................................................................................ 46

                                                8監督管理...................................................................................................................... 46

                                                8.1應急預案演練........................................................................................................ 46

                                                8.2宣教培訓................................................................................................................ 48

                                                8.3責任與獎懲............................................................................................................ 49

                                                9附則............................................................................................................................... 49

                                                9.1名詞術語................................................................................................................ 49

                                                9.2預案解釋................................................................................................................ 50

                                                9.3修訂情況................................................................................................................ 50

                                                9.4實施日期................................................................................................................ 51

                                                10附件............................................................................................................................. 51

                                                10.1應急聯系花名冊.................................................................................................. 52

                                                10.2信息接收、處理、上報等標準化格式文本...................................................... 54

                                                10.3廠區地理位置...................................................................................................... 59

                                                10.4敏感目標示意圖.................................................................................................. 60

                                                10.5廠區總平面及風險源布置圖.............................................................................. 61

                                                10.6雨污水管網分布圖.............................................................................................. 62

                                                10.7企業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流程圖.......................................................................... 63

                                                10.8應急物資儲備清單.............................................................................................. 64

                                                10.9各種制度.............................................................................................................. 65

                                                10.10廠房車間分布及人員疏散圖............................................................................ 66

                                                10.11應急演練............................................................................................................. 68

                                                10.12相關照片............................................................................................................ 85

                                                10.13環評批復............................................................................................................ 89

                                                10.14危廢處置合同.................................................................................................... 98

                                                10.15一般工業固廢.................................................................................................. 122

                                                10.16應急監測協議.................................................................................................. 124

                                                10.17化學品理化性質說明...................................................................................... 126

                                                10.18第一版應急預案備案表.................................................................................. 157

                                                10.19預案編制人員清單.......................................................................................... 158

                                                第二部分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 159

                                                1前言............................................................................................................................. 160

                                                2總則............................................................................................................................. 160

                                                2.1編制原則.............................................................................................................. 160

                                                2.2編制依據.............................................................................................................. 160

                                                3資料準備與環境風險識別....................................................................................... 162

                                                3.1企業基本信息...................................................................................................... 162

                                                3.2企業周邊環境風險受體調查.............................................................................. 171

                                                3.2.1環境風險受體調查........................................................................................... 171

                                                3.3涉及環境風險物質和數量.................................................................................. 174

                                                3.4生產工藝.............................................................................................................. 187

                                                3.5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情況.................................................................. 190

                                                3.6現有應急物資與裝備、救援隊伍情況.............................................................. 193

                                                4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194

                                                4.1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 194

                                                4.2突發環境事件情景源強分析.............................................................................. 195

                                                4.3突發環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198

                                                4.4應急事故水池最小容積測算.............................................................................. 200

                                                4.5釋放環境風險物質的擴散途徑、涉及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應急資源情況分析????? 201

                                                5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 203

                                                5.1環境風險管理制度.............................................................................................. 203

                                                5.2企業風險防控措施.............................................................................................. 204

                                                5.3環境應急資源...................................................................................................... 210

                                                5.4歷史經驗教訓總結.............................................................................................. 210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項目的內容...................................................... 210

                                                6 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 213

                                                7劃定企業環境風險等級........................................................................................... 213

                                                7.1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Q)................................................................. 214

                                                7.2企業風險等級劃分結果...................................................................................... 216

                                                第三部分 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 217

                                                第四部分 突發環境事件現場處置預案.................................................................. 233

                                                1.化學品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233

                                                2.火災爆炸次生/衍生污染事故現場處置預案............................................................ 233

                                                3.廢水超標排放或事故排放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234

                                                4.廢氣事故排放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236

                                                5.危險廢物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237

                                                6.乙炔、丙烷及液化石油氣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238

                                                第五部分 評審情況說明............................................................................................ 240



                                                ?

                                                第一部分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亞公司”)突發性環境事件的發生,能在事件發生后正確應對和有效處置,提高我公司在突發環境事件中的應變能力,建立緊急情況下的快速、科學、有效地組織事故搶險、救援的應急機制,控制事件的蔓延,保障公司、社會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使應急準備和應急管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根據國家和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2.1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1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111日起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1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1026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3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修訂),202091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831日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年修正),2019423日起實施;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1214日修訂;

                                                《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2012331日修訂;

                                                《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202162日;

                                                《福建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若干規定》,20101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防治法》,201621日起實施,福建省政府令(第172號);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11231日施行;

                                                1.2.2部門規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6]29號,201711日實施;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境保護部,環發[2010]113號,2010928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號,201273日;

                                                《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號,201287日;

                                                《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

                                                《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辦法(試行)》,環保部令第22號,2012年;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辦函[2014]119號,20141229日;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環辦[2014]34號,20144月;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2015416日;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年第74號);

                                                《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

                                                1.2.3技術規范和標準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2018年修改單;

                                                3)《廈門市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5/322-2018);

                                                4)《廈門市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5/323-2018);

                                                5)《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 169-2018);

                                                6)《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

                                                7)《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8)《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9-2020);

                                                9)《事故狀態下水體污染的預防與控制技術要求》(Q/SY1190-2009);

                                                10)《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

                                                1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

                                                12)《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2013年修改單相關要求;

                                                13)《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11日)。

                                                14)《事故狀態下水體污染的預防與控制技術要求》(中國石油企業標準Q/SY1190-2013)

                                                15)《水體污染事故風險預防與控制措施運行管理要求》(中國石油企業標準Q/SY1310-2011)

                                                1.2.4其他資料

                                                1)《福建省環保廳關于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福建省環保廳,閩環保應急[2013]17號;

                                                2)《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環發[2015]4);

                                                3)福建省環保廳轉發環保部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閩環保應急[2015]2);

                                                4)《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8年修訂版);

                                                5《廈門市同安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6)《粉末水性漆涂裝線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福建省環安檢測評價有限公司,2020年;

                                                1.3事件分級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第17號令),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將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突發性環境事件(Ⅰ)、重大突發性環境事件(Ⅱ)、較大突發性環境事件(Ⅲ)和一般突發性環境事件(Ⅳ)四個等級,突發環境事件等級劃分見表1-1。

                                                1-1 突發性環境事件的等級劃分

                                                等級

                                                預警等級

                                                響應等級

                                                突發環境事故后果已經或可能導致

                                                死亡人數

                                                中毒(重傷)人數

                                                直接經濟損失(萬元)

                                                特大事件

                                                >10

                                                100

                                                >10000

                                                重大事件

                                                310

                                                50100

                                                200010000

                                                較大事件

                                                ≤3

                                                1050

                                                5002000

                                                一般事件

                                                除特大、重大、較大事故以外的突發環境事件

                                                根據環境風險評價,本公司突發環境事件難以達到國家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條件。因此全盤采用國家事件分級不利于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救援。根據公司實際,本預案突發環境事件等級分為級(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級(較大環境污染事故)、級(一般環境污染事故),分級依據及各級具體事故類型詳見表1-2。

                                                1-2? 公司突發事故影響分級

                                                分級

                                                突發環境事件情形

                                                具體事故類型

                                                I

                                                (社會級)

                                                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污染超出公司范圍,影響公司周邊區域,公司自身難以控制,須請求外部救援

                                                發生較大火災或爆炸事故而產生的次生/衍生環境事故,洗消廢水外排到外環境,公司不可控;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傾倒或管道破裂發生大量泄漏,化學品發生大量泄漏進而引發火災或爆炸衍生的大氣污染逸散,影響至外環境,公司不可控;

                                                廢水處理系統故障,大量未經過處理的生產廢水排入同安灣海域,公司不可控。

                                                地方政府應急聯動要求。

                                                II

                                                (公司級)

                                                較大突發環境事件,需公司各部門統一調度處置,能在公司控制內消除的污染及相應的安全事故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管道發生少量泄漏,需公司統一協調指揮,但不會對周邊產生不良影響;

                                                污水管道、污水處理設施破裂導致廢水泄漏,漫流至廠區,泄漏物可堵截在公司內;

                                                廢氣處理設施故障需聯系第三方進行檢修,廢氣超標排放,造成空氣污染,公司可控;

                                                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大量泄漏(泄漏量在50L200L之間),但可及時堵漏修復,公司可控;

                                                應公司應急聯動要求。

                                                III

                                                (車間級)

                                                一般突發環境事件,事故輕微,無擴大征兆,無人員傷亡,生產運行未受影響,并且可在事故車間或部門內迅速消除影響的污染事故

                                                污水處理站一般故障,車間可及時解決;

                                                公司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少量泄漏(泄漏量小于50L),污染僅限于車間或倉庫范圍,車間內可自行解決;

                                                廢氣處理設施一般故障,車間內可以解決;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松動發生泄漏,影響范圍僅限車間,可及時解決;

                                                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破損,發生泄漏。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范圍內發生化學品泄漏事故、危險廢物泄漏事故、液化石油氣泄漏事故、乙炔、丙烷、液氧泄漏事故、火災爆炸次生/衍生污染事故、廢氣、廢水事故排放等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及在公司應急能力范圍內服從上級主管部門調度、協調周邊企業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調動。

                                                1.5工作原則

                                                公司在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系統及其響應程序時,貫徹如下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保護員工和周邊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優先,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組織的主觀能動性,緊急狀態下首先避險和自救,搶救重要性的排序為:人員、環境、財產、工作進度。

                                                預防為主,及時控制

                                                加強環境危險源監控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做好思想、預案、應急機制等工作準備,防患于未然。平時應按規定組織演練,演練盡可能按照實戰要求進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應,科學處置。應對突發事件時,盡可能保持其他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科學有序、有效地處理環境事故。

                                                統籌安排,分工合作

                                                建立健全公司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應急管理體制,明確各應急組織的職責及應急工作程序。發生應急突發事件時,應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應急處置指揮工作。所有的應急活動必須在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下進行,統一口令、步調一致、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按照本應急響應程序的流程處置突發事件。

                                                系統聯動,科學救援

                                                與當地政府應急預案銜接,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的應急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同時依靠當地政府的醫療、消防隊伍,增強應急能力;鼓勵事故應急相關科研工作,加大投入,重視專家在事故應急工作中的作用,借助當地企業等外部力量,積極做好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技術準備等日常準備工作,強化預防、預警工作,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能力。

                                                1.6應急預案關系說明

                                                1.6.1企業內部應急預案體系

                                                本應急預案針對本公司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類型和范圍進行編制,包括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預案。本應急預案與勞動紀律、環保制度、安全制度等相銜接,根據應急預案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環境事件針對性提出相應環境應急處置措施。

                                                1.6.2應急預案的銜接

                                                本預案同時與《廈門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廈門市同安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及周邊企業應急預案相銜接,形成應急聯動。當公司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需要外界力量支持的突發環境事件時,或政府及周邊企業發生突發事件,需要本公司應急力量支援時,本預案與上級應急預案銜接,并實施與上級的應急聯動。應急預案關系見圖1-1。

                                                文本框: 化學品泄漏事故現場處置預案文本框: 危險廢物泄漏事故現場處置預案文本框: 火災爆炸次生/衍生污染事故現場處置預案文本框: 廢氣事故排放現場處置預案文本框: 乙炔、丙烷及液化石油氣泄漏事故現場處置預案

                                                ?

                                                ?

                                                當區域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設置專人負責聯絡匯報,配合同安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處置工作。當發生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時,單純依靠企業自救已不足以應對事故緊急處置,必須依靠政府力量加以救援,因此企業須做好本應急預案與當地各級政府應急預案的銜接工作,具體如下:

                                                應急組織指揮架構銜接

                                                我公司應急預案已結合當地政府預案內容,增加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以便及時聯系。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我公司立即啟動本預案,履行先期處置的職責,負責對在突發環境事件初期應急活動的組織和指揮。隨著突發環境事件的發展,事件演變為重大級時,立即請求政府支援,我公司的應急組織機構編入政府應急指揮機構里,一起建立新的應急指揮體系,負責對突發環境事件進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應急資源和裝備調度與配置的銜接

                                                我公司已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本預案中已明確應急物資清單。當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我公司立即向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出示我單位可使用的物資清單,并接受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調用。

                                                現場處置預案與本預案的銜接。本公司有現場處置預案,當發生化學品泄漏事故、危險廢物泄漏事故、火災爆炸次生/衍生污染事故、廢氣事故排放、生產廢水事故排放時,立即啟動相應的現場處置預案,隨事態的發展事件擴大時,應立即匯報本公司應急辦公室,啟動本預案。

                                                2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2.1內部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為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公司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建立應急組織機構,對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和處置等進行統一指揮協調。

                                                2.1.1應急組織體系

                                                公司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部,指揮中心下設搶險救援組、通信聯絡組、現場維護與疏散組、應急監測組、物資供應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與善后處理組、專家組等。應急救援指揮部24小時值班電話:0592-7395355。

                                                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以應急總指揮為中心,立即在現場成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由應急總指揮統籌指揮,各應急小組負責全公司應急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具體的應急組織體系詳見圖2-1。

                                                日常工作機構

                                                公司應急組織的領導機構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日常工作機構設在應急救援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

                                                工作方式:

                                                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立即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應急救援指揮部也可由應急指揮中心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確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靈活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工作職責:

                                                接受污染事故報警,并根據指揮部指令向上級主管機關報告。

                                                負責污染應急指揮部的日常業務工作。

                                                組織污染事故及應急行動的信息發布工作。

                                                ?

                                                2-1 公司應急組織體系

                                                2.1.2內部應急指揮機構

                                                公司內部應急指揮機構詳見表2-1。

                                                2-1? 公司內部應急指揮機構一覽表

                                                組別

                                                應急職位

                                                姓名

                                                公司職務

                                                手機號碼

                                                應急總指揮部

                                                總指揮

                                                韓文浩

                                                總經理

                                                15259246839

                                                副總指揮

                                                肖鴻

                                                生產總監

                                                18965107769

                                                通訊聯絡組

                                                組長

                                                許澤渾

                                                生產總監

                                                13850023681

                                                成員

                                                陳庚榮

                                                氣桶部經理

                                                13695037048

                                                涂利群

                                                機加部經理

                                                13859942763

                                                現場維護與疏散組

                                                組長

                                                肖鴻

                                                生產總監

                                                13850060609

                                                成員

                                                盧英文

                                                涂裝包裝部經理

                                                18650039828

                                                彭馬凡

                                                鈑金部經理

                                                18950077335

                                                林娜

                                                行政專員

                                                13906057140

                                                林淑婷

                                                行政專員

                                                15859226673

                                                物資供應與后勤保障組

                                                組長

                                                王小鵬

                                                物料部經理

                                                13859945002

                                                成員

                                                熊剛

                                                物料部班長

                                                13656013995

                                                羅朝江

                                                物料部班長

                                                15980783293

                                                搶險救援組

                                                組長

                                                張美俊

                                                銷售副總

                                                18950178719

                                                成員

                                                張明輝

                                                整機組裝部經理

                                                13400756273

                                                岳萬福

                                                設備組班長

                                                15959394468

                                                李旭

                                                電工班負責人

                                                18059860336

                                                事故調查與善后處理組

                                                組長

                                                林思橋

                                                研發總監

                                                15985856064

                                                成員

                                                岳秀麗

                                                財務總監

                                                13860104523

                                                蘇小仕

                                                技術部經理

                                                13559232517

                                                雷德發

                                                品管二班班長

                                                15959458606

                                                馮國祥

                                                品管一班班長

                                                13860400546

                                                應急監測組

                                                組長

                                                蘇小勤

                                                行政主管

                                                15980793895

                                                成員

                                                林娜

                                                行政專員

                                                13906057140

                                                林輝蘋

                                                環保外勤

                                                15980890598

                                                內部專家組

                                                組長

                                                肖鴻

                                                生產總監

                                                13850060609

                                                成員

                                                許澤渾

                                                生產總監

                                                13850023681

                                                蘇小勤

                                                行政主管

                                                15980793895

                                                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聯系電話:0592-7395355

                                                2.1.3內部應急指揮機構職責

                                                (1)應急救援指揮部工作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及縣政府及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關于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和應急救援的方針、政策、對應急救援的要求,以及上級領導對應急救援的指示。

                                                組織制定、修改公司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建并管理公司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隊伍,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的培訓和演習。

                                                審批并落實公司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的監測儀器、防護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購置。

                                                檢查、督促做好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公司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時,批準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及時向市、區生態環境局報告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具體情況,必要時發出增援請求,并向周邊通報相關情況。

                                                組織指揮公司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人員、資源、應急隊伍的統一調動。

                                                在救援狀態下,接受廈門市和同安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指揮、資源配置、技術指導,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配合政府部門對環境進行恢復、事故調查、經驗教訓總結。

                                                負責對公司員工進行應急知識和基本防護方法的培訓,向周邊單位、村莊提供公司有關危險化學品特性、救援知識等的宣傳材料。

                                                2)各應急小組職責

                                                各應急小組職責見表2-2。

                                                2-2? 各應急小組職責一覽表

                                                部門

                                                應急職責

                                                通訊聯絡組

                                                完善通訊設施、通訊網絡、電話表等,以便及時掌握事故發展的最新動態,做出快速反應。

                                                負責聯系當地氣象部門以得到事故發生當地的氣候條件、天氣預報等情況,以利于科學安排救援行動。

                                                發動各志愿援助組織參與救援活動。熟悉相鄰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各種志愿援助組織的名稱、電話、規模。

                                                公開污染事故信息、接待新聞媒體并告之污染事故發生發展情況以及污染事故救援、人員傷亡、受影響情況等。

                                                現場維護與疏散組

                                                負責現場治安、消防、警戒、人員疏散;

                                                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搶險救援組

                                                制定具體的現場應急處置、搶險救援方案,部署應急處置與搶險救援組人員等參戰力量分工、分位進行處置與搶險救援;

                                                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先期處置,外部救援力量到達后協助搶險救援;

                                                負責工程搶險與設備設施的搶修,以及相關物資材料的轉移;

                                                收集事故發生現場的設備設施運行記錄。

                                                物資供應與后勤保障組

                                                物資供應與后勤保障組負責搶險應急物資、設備、工器具等的及時供應;協助制訂應急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搶險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應急監測組

                                                對事故區域內、外(公司轄區)的有毒有害介質擴散區域進行監測、記錄、上報工作,根據數據提出削減或消除污染源的建議;

                                                視事故狀況變化和指揮員商討建議采取有效處理對策;

                                                配合第三方監測機構或上級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污染情況的調查和取證及環境跟蹤監測工作;

                                                學習相關監測技術,了解相關監測儀器的使用與維護;

                                                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事故調查與善后處理組

                                                組長負責處理突發事故中的受害者,安排好受害者的善后事宜;

                                                負責詳細核實事故現場的受害者、受污染環境的狀況,詳細拍照、勘察以便調查取證工作;

                                                善后處理組所有成員按照事故處理調查規章制度,積極參與并配合上級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完成應急領導組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4)專家組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具體情況,應急指揮中心抽調內部相關技術專家與應急救援組組成專家組,內部專家由;韓文浩(總經理)、肖鴻(生產總監)組成,外部專家有廈門市應急專家庫內專家、廈門市同安生態環境局、消防大隊、應急管理局組成;專家組主要為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持,在發生事件時,能協助應急指揮中心做好事件的報警、響應與處置工作。

                                                5)人員替補規定

                                                建立職務代理人制度。當公司總指揮不在崗時,由副總指揮履行應急領導組組長職責,副總指揮不在崗時,由被授權的成員履行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職責;其他主管人員不在崗時,由其職務代理人履行其職責。

                                                2.1.4日常機構

                                                日常機構設在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其職責如下:

                                                接受污染事故報警,并根據指揮部指令向上級主管機關報告。

                                                負責污染應急指揮部的日常業務工作。

                                                組織污染事故及應急行動的信息發布工作。

                                                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聯系電話:0592-7395355。

                                                2.2 外部指揮與協調

                                                當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時,公司在各方面的應急能力都無法滿足要求,為了最大程度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公司將對超出應急能力范圍的突發環境事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可能涉及的外部支援單位有以下幾個方面:

                                                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公司應急物資及人員無法滿足應急需求時,可請求周邊企業提供幫助,由許澤渾(聯系電話:13850023681)負責聯絡;

                                                2-3周邊企業聯系方式

                                                序號

                                                單位名稱

                                                聯系電話

                                                1

                                                廈門銘佳利鑄造有限公司

                                                0592-7110778

                                                2

                                                廈門漢達塑膠有限公司

                                                0592-5655978

                                                3

                                                廈門中欣博鋁制品有限公司

                                                18030142686

                                                4

                                                廈門市臺誼石業有限公司

                                                0592-7110666

                                                5

                                                廈門浦頭鑄造有限公司

                                                0592-7110826

                                                公司缺乏環保、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專家,需要請求同安區政府、廈門市同安生態環境局的協助(環保專線:12369);

                                                當發生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公司的應急物資和現場救援人員無法完全滿足應急要求時,需要請求同安區政府和同安區消防119火警;

                                                公司無專職醫療人員和專門的醫療車,當發生較多人數的受傷,或較重傷勢時,無法承擔醫療救援任務,需要及時送往醫院,需要120急救中心的協助;

                                                公司受人員和管理權力限制,疏散警戒范圍僅限于廠區內部,周邊的疏散警戒及交通管制工作需要同安區公安和交警部門的協助(廈門市公安局同安分局聯系方式:0592-7022321);

                                                公司無法承擔廢氣事故排放、廢水事故排放、危險化學品泄漏的污染監測及后期的跟蹤監測工作,委托廈門市環產環境監測服務有限公司進行監測。

                                                當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或上述公司應急能力無法滿足要求的情況時,公司設置專門的信息通報員,負責通知相應的有關部門,請求支援。聯絡人許澤渾,聯系電話:13850023681。

                                                應急響應可能涉及的外部救援機構聯系通訊方式見附件10.1。

                                                3預防與預警

                                                公司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目標監控,建立了突發事件預警機制,爭取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3.1預防措施

                                                為進一步預防突發環境事件,公司通過加強風險物質、風險單元管理,落實設備維護管理制度,保證應急物資及器材處于良好狀態,定期進行應急培訓與演練,有效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在工作中,積極接受環保、安全、消防等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要求,完善自身管理、消除風險隱患、做好應急準備。

                                                3.1.1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公司已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確規定了員工上崗前的培訓要求,上崗前的安全準備措施和工作中的安全要求,同時也對危險化學品的貯存、裝卸等操作做出相應的規定。

                                                制定了安全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安全檢查,并如實記錄安全檢查的結果,同時制度隱患整改和反饋制度,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完成整改。

                                                3.1.2監控及報警儀防范措施

                                                公司設置了視頻監控系統,且設有中控室,可對現場設備、人員活動進行實時、有效的視頻探測、監視、傳輸、顯示和記錄,并具有圖像復核功能,可以實現多畫面成像,實現對廠區內攝像儀的操控,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并警報。還可以將異常狀況及事故發生、處理情況錄像與存儲,供事后分析。

                                                3.1.3化學品運輸及使用過程的事故防范措施

                                                公司涉及的化學品有水性漆、潤滑油、柴油、切削液等。

                                                公司水性漆庫、油品庫和化品倉庫均為獨立車間,且設有防腐防滲措施。油品庫及化學品倉庫設有導流溝。

                                                建立化學品管理臺賬,制定《化學物品管理辦法》管理制度,化學品出入庫前均按要求進行檢查驗收、登記,內容包括數量、包裝、危險標志等,經核對后方可入庫、出庫;

                                                定期對化學品儲存場所進行巡查,發現泄漏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

                                                根據不同物品的危險特性,分區儲藏,并放置于適當的環境條件中保存,操作人員配戴相應的防護用具,包括工作服、圍裙、袖罩、手套、防毒面具、護目鏡等;

                                                在裝卸化學危險物品前,預先做好準備工作,了解物品性質,檢查裝卸搬運工具,工作完畢后根據工作情況和危險品的性質,及時清洗手、臉、漱口或淋??;

                                                對于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的運輸,由持有資質的單位和個人,專人專車依照既定線路進行運輸,合理規劃運輸路線及運輸時間,裝運的危險品外包裝明顯部位按《危險貨物包裝標志》(GB190-2009)規定標志,包裝標志牢固、正確;

                                                運輸腐蝕性、有毒物品的人員,出車前必須檢查防毒、防護用品,在運輸途中發現泄漏應主動采取處理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并向有關部門報告,請求救援。

                                                3.1.4危廢倉庫的風險防范措施

                                                公司在廠區內設置危廢倉庫,主要存儲廢切削液(HW09)、廢潤滑油(HW08)、廢漆渣(HW12)、廢過濾棉(HW49)、廢水處理污泥(HW17)、廢顯影液和廢感光膠片(HW16)、化學品廢包裝物()及廢活性炭(HW49)等。危廢倉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以下有效防范措施。

                                                1)根據不同類別危險廢物,分區儲藏,分類堆存于危廢倉庫,并放置于適當的環境條件中保存;

                                                2)危險廢物儲存場所設有明顯警示標識,地面已做好防腐防滲,且設有導流溝、集液池,防止危險廢物泄漏后外泄;

                                                3)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出入庫前均按要求進行檢查驗收、登記,內容包括數量、包裝、危險標志等,經核對后方可入庫、出庫;

                                                4)專人定期巡查危險廢物儲存場所,做到一日兩檢,并做好檢查記錄,發現泄漏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

                                                5)根據危險廢物特性和倉庫條件,配備有相應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滅火劑,如干粉、砂土等;

                                                6危險廢物定期清運,送到有資質的單位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置。嚴格按照危廢系統進行轉運和報備,轉運過程嚴格執行電子版五聯單制度,同時建立臺賬。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報廈門市同安生態環境局備案。

                                                3.1.5廢水處理設施的風險預防措施

                                                目前,公司已配備生產廢水預處理設施和綜合污水處理站。脫脂除銹廢水及噴漆廢水經預處理后與其他生產廢水經廠區污水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三級標準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表1B級標準后,與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達標后的生活污水分別排入下山頭社區污水管網后排入西柯鎮下山頭村污水集中納管治理項目一體化泵站,出水接入美溪道市政污水管網,最終納入同安水質凈化廠。

                                                污水處理站運營過程中采取如下措施預防:

                                                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相關操作規程,污水處理設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運行控制,同時加強對員工工作崗位的培訓,避免操作失誤導致生產廢水泄漏,加強定期巡檢,防止操作失誤導致廢水事故排放。

                                                廢水處理設施運行人員每日對污水管、污水池、污水排放口及設備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廢水處理設施的所有水泵均一用一備,確保廢水處理系統穩定運行。

                                                按照《環境監測計劃》要求,定期委外檢測污水、處理站的進出水水質。

                                                定期進行污水運行技能培訓,加強污水處理站人員管理操作水平,各種化學藥劑規范存放,操作中杜絕藥劑灑落及跑冒滴漏,防止污水泄漏或超標排放。

                                                污水處理站要按工藝規定運行,嚴格添加各種化學藥劑,以使污水得到合格處理。

                                                3.1.6廢氣排放系統事故預防措施

                                                (1)規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運行控制,防止誤操作導致廢氣事故排放;

                                                (2)加強設備的維修管理,使其在良好情況下運行,杜絕事故排放;

                                                (3)每天派人對各廢氣設施巡檢一次,查看廢氣處理設施運轉是否正常,加強對處理設施運行的巡查維護和定期維保相結合,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巡檢記錄;如:粉塵布袋是否破損等;

                                                (4)定期委托監測經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后的廢氣排放濃度,保證達標排放;

                                                (5)定期更換檢修處理設備,并儲備一定的備用設備和配件,如風機等;

                                                (6)定期檢查通風管道,避免無組織排放,保證廢氣高空排放。

                                                3.1.7土壤污染事故預防措施

                                                污水處理站的地面、墻體、構筑物均采取防腐防滲措施,車間接至廢水處理站的管道采用防腐管道,預防土壤受到污染;

                                                各個危險化學品分類貯存及標識。對于存放水性漆、潤滑油(可燃品),乙炔、丙烷及液化石油氣儲藏區(易爆品)的區域和污水處理站藥品貯存間做到防曬、防潮、通風、防雷、防靜電要求,地面及圍堰均做防滲、防腐處理等防范措施,減少化學品泄露污染土壤的風險性,且在堆放的物料中貼標識卡;

                                                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有地面防滲、導流溝和集液井等防范措施;

                                                雨水排放口配套有應急閥門,可有效攔截受到污染的消防廢水,有效預防廢水污染土壤和外環境水體。

                                                3.1.8乙炔、丙烷、液氧及液化石油氣事故預防措施

                                                公司根據要求制定《危險氣體使用安全管理辦法》;

                                                氣瓶存放于專門的貯存場地內,公司指定專員負責現場管理,并確保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

                                                確?,F場設有危險警示標志,并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設備,同時確?,F場有良好的通風,做好避雷、防靜電等安全工作,現場設施和照明設備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專人定期巡檢氣瓶上的壓力表是否完好、性能是否正常,并按規定向計量單位送檢,以確保計量準確。

                                                氣瓶在使用時設有專用減壓器,并且管道設有回火防止器。

                                                設備部負責定期對乙炔氣瓶和輸氣管線進行防泄漏檢查,并做好安全驗收記錄;在安全操作規程管理上,應嚴格督促指導現場專員;

                                                應選擇具有危險氣體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定點供氣。對供氣單位應按要求進行供氣資格確認或考察認定,并對貯存容器、裝卸和運輸提出要求,使之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供應部在與供貨方簽訂供貨合同時,應要求供貨方提供每批產品的安全合格證;

                                                供應部在乙炔貨物接收過程中,對數量、氣瓶安全附件、檢測狀況等項目實施驗收,并形成驗收記錄;

                                                3.1.9消防安全事故預防范措施

                                                (1)在全廠區域內配有相應的基礎應急消防設施,在車間明顯位置貼有疏散路線圖,地面貼有疏散路線箭頭。

                                                (2)生產區和儲存區均設置干粉滅火器,倉庫設置泡沫滅火器;

                                                (3)加強化學品倉庫消防管理,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消防設備、設施和滅火劑,并應配備經過培訓的兼職的消防人員;分類、整齊放置化學原料,單獨存放于陰涼干燥的場所,避免亂堆亂放,并設置明顯的化學品名稱及標志,倉庫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和警示標志;

                                                (4)定期對廠房、倉庫、儲罐區的電路進行檢查,及時更換維修老化電路;

                                                (5)定期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的培訓,建立嚴格的消防安全規章制度;

                                                (6)出現打雷、閃電等極端天氣時,派專人對廠房、倉庫、儲罐區進行值班巡邏;

                                                (7)雨水排放口設置應急閥門,確保廠區發生火災、爆炸環境事故時可采取應急閥門關閉雨水排放口,同時設置可正常運行的抽水泵將消防廢水從雨水管道抽取至事故應急池,防止消防廢水通過雨水管網流入外環境。

                                                3.1.10其他預防措施

                                                崗位操作嚴格穿戴勞保用品,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保證嚴格依照公安、交警部門的管理進行運輸、組織生產。

                                                生產過程中定期對排水系統進行日常維護和管理,杜絕排水不通暢及污水跑冒滴漏。

                                                安全教育等納入企業經營管理范疇,完善安全組織結構。

                                                加強安全衛生培訓,掌握處理事故的技能,加強技術防范,杜絕安全和危害職工健康事故的發生;在所有職工中普及對毒性、腐蝕性等物質有害意識及對受傷者的急救措施。

                                                3.2預警

                                                3.2.1預警條件

                                                當我公司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認事件等級,并發布相應的預警,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預警可以升級、降級或解除。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預警條件可分為外部預警和內部預警。

                                                外部獲取信息

                                                廈門市或同安區政府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布的暴雨、臺風等預警信息;

                                                周邊企業發布的預警信息;

                                                安全檢查發現的其他可導致泄漏、火災的安全隱患;

                                                應急設備故障或應急物資不足。

                                                內部獲取信息

                                                由報警系統發出的警報信息;

                                                廢水、廢氣處理設備故障;

                                                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發生泄漏;

                                                乙炔氣瓶的瓶閥或管道的法蘭、閥門發生松動;

                                                消防設施故障(消防管網損壞、消防水位不足、消防水泵損壞、噴淋裝置損壞);

                                                安全檢查發現的其他可導致泄漏、火災的安全隱患;

                                                設備、配件、防爆器件的防爆性能減弱或完全失效;

                                                風險評價發現新的風險。

                                                3.2.2預警方式

                                                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接警后,根據事態發展情況,判斷事件分級。

                                                若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則由車間崗位救援小組組織實施。

                                                若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企業必須組織相關部門對可能造成事故的源頭進行排查,準備應急物資和設備,封閉、隔離或限制使用有關場所,終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應急響應小組進入備戰狀態。

                                                當突發環境事件的發展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能力時,升級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應果斷尋求外部力量支援,撥打廈門市同安生態環境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的值班電話。當外部救援機構到達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將現場救援的指揮權交由政府部門主導,并對政府部門的應急救援提供支持。

                                                3.2.3預警分級

                                                預警信息的級別按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三級,預警級別由高到低,一級預警,為重大級別;二級預警,較大級別;三級預警,一般級別。詳見表3-1。

                                                ?


                                                ?

                                                3-1 預警條件、預警分級一覽表

                                                預警級別

                                                預警條件

                                                影響范圍和事態控制范圍

                                                一級

                                                預警

                                                發生較大火災或爆炸事故而產生的次生/衍生環境事故,洗消廢水外排到外環境,公司不可控;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傾倒管道破裂發生大量泄漏,化學品發生大量泄漏進而引發火災或爆炸衍生的大氣污染逸散,影響至外環境,公司不可控;

                                                廢水處理系統故障,大量未經過處理的生產廢水排入同安灣海域,公司不可控。

                                                影響范圍,事態控制超出本公司,須報告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

                                                二級

                                                預警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管道發生少量泄漏,需公司統一協調指揮,但不會對周邊產生不良影響;

                                                污水管道、污水處理設施破裂導致廢水泄漏,漫流至廠區,泄漏物可堵截在公司內;

                                                廢氣處理設施故障需聯系第三方進行檢修,廢氣超標排放,造成空氣污染,公司可控;

                                                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大量泄漏(泄漏量在50L200L之間),但可及時堵漏修復,公司可控。

                                                影響范圍,事態控制均未超出本公司,在公司內部可以控制并處置的。

                                                三級

                                                預警

                                                污水處理站一般故障,車間可及時解決;

                                                公司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少量泄漏(泄漏量小于50L),污染僅限于車間或倉庫范圍,車間內可自行解決;

                                                廢氣處理設施一般故障,車間內可以解決;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松動發生泄漏,影響范圍僅限車間,可及時解決;

                                                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破損,發生泄漏。

                                                影響范圍,事態控制在車間或部門內可以控制并處置的。

                                                3.2.4預警措施

                                                在確認進入預警狀態之后,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采取以下行動:

                                                1)發布預警通告:對事故現場的人員,指揮人員要根據事故可能擴大的范圍和當時的氣象條件,搶險進展情況及預計延展的趨勢,綜合分析判斷,對可能涉及到的生產裝置、操作人員通報決定,防止引起恐慌或派生出其他事故;對周邊區域的敏感目標,根據事故的危害特性和事故的涉及或影響范圍,由總指揮決定是否需要向周邊敏感目標發布預警信息通告,并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如果政府部門決定對周邊區域人員進行疏散時,立即組織救援人員協助公安機關及其他政府有關部門的人員進行動員和疏導,使周邊區域的人員安全疏散;

                                                2)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

                                                3)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入應急備戰狀態;

                                                4)對可能造成事故的源頭進行排查,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5)調集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確保應急物資充分有效和其他保障工作暢通。

                                                3.2.5預警解除

                                                3.2.3中引起預警的條件消除和各類隱患排除后,解除預警。

                                                當社會級和公司級環境事件引起預警的條件消除和各類隱患排除后,由公司應急總指揮宣布解除預警指令,在公司通知欄公告或通過廣播發布,由應急響應辦公室通知相關人員解除預警。

                                                4應急處置

                                                4.1先期處置

                                                一旦發生突發性環境事件,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負責人和車間(部門)管理人員報告,由負責人和有關管理人員向辦公室和公司領導報告。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公司領導。在報告的同時,事故發生現場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不得擅離職守,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先期處置,事故類型與相對應先期處置如下表:

                                                4-1? 預警響應先期處置一覽表

                                                預警響應分級

                                                預警條件及事故類型

                                                預警措施和方式

                                                響應隊伍

                                                先期處置

                                                I

                                                (社會級事件)

                                                氣象部門等通知有強臺風、暴雨等災害時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應急總指揮部、搶險救援組、通信聯絡組、現場維護與疏散組、應急監測組、物資供應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與善后處理組、專家

                                                檢查廠房門窗是否關閉;

                                                檢查雨水管網是否有淤積,及時清理保持水道暢通。

                                                次生消防廢水外排時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搶修人員對次生消防廢水進行截留;

                                                用抽水泵將次生消防廢水抽至應急事故水池內暫存。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傾倒或管道破裂發生大量泄漏,進而引發火災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警戒疏散人員判斷事態,及時通知生產區停止作業,車間內人員緊急疏散;

                                                搶修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擰下連接儀表,然后打開瓶閥;

                                                如果著火后,無法關閉氣瓶閥門時要迅速使用干式粉滅火或是帶噴嘴的二氧化碳滅火器;

                                                采取用涼水連續冷卻氣瓶的方法進行處理。

                                                化學品發生大量泄漏,進而引發火災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相關單元立即停止生產;

                                                疏散無關人員,劃定警戒區;

                                                判斷火勢情況,火勢較小可控制時搶修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迅速使用干式粉滅火或是帶噴嘴的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滅火?;饎葺^大聯系消防進行救援。

                                                廢水處理系統故障,大量未經過處理的生產廢水外排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污水處理站人員協助搶險搶修組關閉廢水排放口;

                                                污水處理站人員協助搶險搶修組用抽水泵將污水處理站廢水抽至事故應急池內暫存。

                                                應急監測組通知應急監測單位進行水質監測。

                                                II

                                                (公司級事件)

                                                廢氣處理設施故障需聯系第三方進行檢修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立即停止生產;

                                                搶修人員穿戴防毒面具并及時對廢氣處理設備進行維修。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管道發生少量泄漏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警戒疏散人員判斷事態,及時通知生產區停止作業,車間內人員緊急疏散;

                                                搶修人員判斷泄漏源,及時進行切斷隔離措施并進行堵漏;

                                                聯系專業檢修人員對堵漏點進行后續處理。

                                                污水管道、污水處理設施破裂導致廢水泄漏,漫流至廠區

                                                電話通知

                                                相關生產單元立即停止生產;

                                                搶修人員關閉相關出水閥門并及時對污水處理站泄漏處進行堵漏,并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

                                                如無法及時修復,先將廢水引至應急事故水池。

                                                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大量泄漏(泄漏量在50L200L之間)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搶修人員和救護人員穿戴防毒面具、防護手套和防護服進入車間,救護人員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地方;

                                                搶修人員判斷泄漏源,立即對泄露物進行圍堵、收集,轉移至其他容器;

                                                警戒疏散人員判斷事態,及時通知生產區停止作業,車間內人員緊急疏散。

                                                III

                                                (車間級事件)

                                                危險化學品或危廢發生少量泄漏(泄漏量小于50L

                                                口頭通知

                                                電話通知

                                                搶險搶修人員進行堵漏;

                                                疏散無關人員,劃定警戒區。

                                                生產廢水處理設施一般故障

                                                電話通知

                                                發現人員及時關閉相關出水閥門;

                                                搶險搶修人員進行堵漏與搶修;

                                                如無法修復,則應及時更換相關設備。

                                                廢氣處理設施一般故障

                                                電話通知

                                                關閉設備閥門或與該設備相連接的其它設備閥門;

                                                搶險搶修人員進行搶修。

                                                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松動發生泄漏

                                                電話通知

                                                關閉設備閥門或與該設備相連接的其它設備閥門;

                                                搶險搶修人員進行搶修。

                                                ?

                                                4.2響應分級

                                                按突發環境事件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應急響應包括重大突發環境事件(Ⅰ級應急響應)、較大突發環境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和一般突發環境事件(Ⅲ級應急響應)。具體事件響應分級見表4-2。

                                                4-2事件分級及相應級別對照一覽表

                                                事件分級

                                                響應級別

                                                具體事故類型

                                                I

                                                (社會級)

                                                級響應

                                                發生較大火災或爆炸事故而產生的次生/衍生環境事故,洗消廢水外排到外環境,公司不可控;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傾倒或管道破裂發生大量泄漏,化學品發生大量泄漏,進而引發火災或爆炸衍生的大氣污染逸散,影響至外環境,公司不可控;

                                                廢水處理系統故障,大量未經過處理的生產廢水排入同安灣海域,公司不可控。

                                                地方政府應急聯動要求。

                                                II

                                                (公司級)

                                                級響應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管道發生少量泄漏,需公司統一協調指揮,但不會對周邊產生不良影響;

                                                污水管道、污水處理設施破裂導致廢水泄漏,漫流至廠區,泄漏物可堵截在公司內;

                                                廢氣處理設施故障需聯系第三方進行檢修,廢氣超標排放,造成空氣污染,公司可控;

                                                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大量泄漏(泄漏量在50L200L之間),但可及時堵漏修復,公司可控;

                                                應公司應急聯動要求。

                                                III

                                                (車間級)

                                                級響應

                                                污水處理站一般故障,車間可及時解決;

                                                公司化學品或危險廢物發生少量泄漏(泄漏量小于50L),污染僅限于車間或倉庫范圍,車間內可自行解決;

                                                廢氣處理設施一般故障,車間內可以解決;

                                                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閥門松動發生泄漏,影響范圍僅限車間,可及時解決;

                                                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破損,發生泄漏。

                                                4.3應急響應程序

                                                4.3.1內部接警與上報

                                                公司安??圃O立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0592-7395355。

                                                公司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或判斷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時,第一發現人立即向部門負責人報告相關信息。部門負責人在發現或者得知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后,立即進行核實,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和類別做出初步認定。

                                                對初步認定為輕微(Ⅲ)突發環境事件的,部門負責人組織部門成員進行救援搶險,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對初步認定為較大(Ⅱ)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上報應急指揮組,應急總指揮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各應急小組進行救援搶險。

                                                對初步認定為重大(Ⅰ)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總指揮宣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救援搶險,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同時信息報告負責人立即向區生態環境局上報信息,最遲不得超過事件發生后1小時。

                                                4.3.2外部信息報告與通報

                                                外部信息報告

                                                當突發環境事件已經或可能對外環境造成影響時,應急領導組應立即向廈門市同安生態環境局、同安區政府報告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影響范圍、事態的控制程度等內容。

                                                事態嚴重緊急時,通過應急領導組直接聯系政府以及周邊村莊、單位負責人,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

                                                外部信息通報

                                                由負責處理該事件的相關專業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對外統一發布工作。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要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24小時有效的外部通訊聯絡方式見附件10.1。

                                                事件報告內容

                                                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

                                                初報從發現事件后起立即上報;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事件處理完畢后立即上報。

                                                初報可用電話直接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環境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人員受害情況、事件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趨向等初步情況。

                                                續報可通過網絡或書面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

                                                處理結果報告采用書面報告,處理結果報告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事件的措施、過程和結果,事件潛在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細情況。

                                                突發事件接收、處理、上報格式文本見附件10.2。

                                                4.3.3啟動應急響應

                                                啟動級應急響應

                                                當應急總指揮宣布級應急響應啟動后,應急辦公室立即向外部單位及政府應急辦公室發送請求啟動政府應急預案的傳真,并同時電話通知政府應急辦。

                                                啟動級應急響應

                                                當公司應急總指揮宣布公司級應急響應后,公司應急辦公室和通訊聯絡組立即向所有應急組織傳達應急啟動指令,并立即通知公司應急小組成員到達應急崗位,采取的應急響應措施包括:

                                                現場會議,了解事故發展情況,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總體原則要求和人員及物資調度命令;

                                                各人員根據應急總指揮下達命令及應急職責,由應急指揮中心組長帶隊,執行各自應急任務;

                                                明確各小組應急物資需求,進行物資分配工作;

                                                司機、應急車輛和急救人員待命,準備隨時搶救傷員或送醫急救;

                                                根據應急總指揮指示,視情況對不同區域采取警戒,必要時拉起警戒線,并對無關人員進行疏散。

                                                現場指揮由當時職務最高者臨時擔任,當上級領導趕到后,立即移交指揮權;公司應急指揮部指令未到達前,現場應急響應按級應急響應程序進行指揮,當公司應急指揮部指令到達后,現場人員應聽從授權指揮人員的統一調度。

                                                啟動級應急響應

                                                現場應急處置小組組長帶隊,簡單介紹事故情況和操作的注意事項,根據現場處置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當班人員進行搶修,控制污染源,分配所需物資或利用現場應急物資,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不啟動全公司應急預案。應急響應流程如圖4-1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4應急監測

                                                突發環境事件時,應聯系廈門市環產環境監測服務有限公司赴事故現場進行環境監測,根據事故情況,迅速確定監測方案、開展應急監測工作。應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用小型、便攜、簡易的儀器對污染物濃度和污染的范圍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斷,以便對事故能及時、正確的進行處理。

                                                (1)監測技術規范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

                                                (2)應急監測方案

                                                具體監測方案由廈門市環產環境監測服務有限公司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及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提出參考性監測方案。

                                                (3)參考性監測方案

                                                通過初步現場分析,對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以及確定污染范圍。根據不同形式的環境事故,確定好監測對象、監測點位、監測單位、監測方法、監測頻次、質控要求。

                                                現場采樣與監測。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派人員配合監測,進入突發環境事件現場的應急監測人員,必須注意自身防護,經現場指揮人員許可,至少兩人同行。

                                                監測布點

                                                A水環境污染事故

                                                對于化學物質發生泄漏產生的洗消液或者火災事故產生的消防廢水發生泄漏等造成水環境污染,須對污水排放口及雨水排放口出水水質采樣分析。

                                                B大氣環境污染事故

                                                應盡可能在事故發生地就近采樣,并以事故地點為中心,在事故發生地下風向影響區域、掩體或低洼等位置。以主導風向為軸向,取上風向為,至少在約、45°、90°、135°、180°方向上各設置 1 個監測點,在主導風向下風向距離中心點(事故發生點)以按 50m、100m 間隔進行極座標布點采樣,同時在事故點的上風向適當位置布設對照點,并在距事故發生地最近村莊等敏感區域應布點采樣。采樣過程中應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調整采樣點的位置。

                                                C土壤環境污染事故

                                                固體污染物拋灑污染型:打掃后采集表層125px土樣,采樣點不少于3個。

                                                液體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處流動的同時向深度方向滲透并向兩側橫向方向擴散:分層采樣,事故發生點樣品點較密,采樣深度較深,離事故發生點相對遠處樣品點較疏,采樣深度較淺,采樣點不少于5個。

                                                爆炸污染型:以放射性同心圓方式布點,采樣點不少于5個,爆炸中心采分層樣,周圍采表層土(0-500px)。

                                                監測同時,設定2-3個背景對照點。

                                                樣品管理

                                                對于所有采集的水樣、土壤樣,現場無法測定的,應立即將樣品送至實驗室分析。樣品必須保存到應急行動結束后,才能廢棄。

                                                監測項目、頻次、點位

                                                4-3? 監測項目、頻次、點位一覽表

                                                事件類型

                                                監測點位

                                                應急監測頻次

                                                監測項目

                                                水環境污染事件

                                                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

                                                初始加密(4/天)監測,隨著污染物濃度的下降逐漸降低頻次,直至事故結束后為止

                                                pH、COD、BOD5、NH3-N、SS、石油類、總氮、總磷

                                                廢氣污染事件

                                                火災/爆炸而產生的次生/衍生環境事故

                                                事故地點上風向、下方向、各保護目標

                                                各保護目標:初始加密(6/天)監測,隨著污染物濃度的下降逐漸降低頻次;事故地點下風向:4/天(應急期間);事故地點上風向:3/天(應急期間)

                                                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總烴

                                                土壤污染事件

                                                乙醇、丙酮等化學品泄漏

                                                固廢拋灑型:采集儲存區域表層土,點位不少于3個;

                                                液體傾倒型:分層采樣,事故發生點樣品點較密,采樣深度較深,離事故發生點相對遠處樣品點較疏,采樣深度較淺,采樣點不少于5個;

                                                爆炸型污染:以放射性同心圓方式布點,采樣點不少于5個,爆炸中心采分層樣,周圍采表層土(0-500px

                                                一般為1/天,可根據事故發生的嚴重程度,確定具體監測頻次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表1中基本項目、石油烴

                                                4-4? 應急監測方法

                                                事故類型

                                                監測項目

                                                分析方法

                                                廢水污染事故(含事故時雨水排放口水質監測)

                                                pH

                                                GB 6920-1986水質 pH值得測定 玻璃電極法

                                                COD

                                                GB11914-1989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BOD5

                                                HJ505-2009 水質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法

                                                SS

                                                GB11901-1989 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

                                                NH3-N

                                                HJ535-2009 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石油類

                                                HJ637-2012 紅外分光光度法

                                                總氮

                                                HJ 636-2012水質 總氮的測定 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總磷

                                                GB/T 11893-1989 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廢氣污染事件

                                                顆粒物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重量法

                                                二氧化硫

                                                HJ 57-2017 固定污染源廢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

                                                氮氧化物

                                                HJ 693-2014 固定污染源廢氣 氮氧化物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

                                                非甲烷總烴

                                                HJ/T 38-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 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土壤污染事件

                                                GB/T 22105.2土壤質量 總汞、總砷、總鉛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第 2 部分:土壤中總砷的測定

                                                總鉻

                                                HJ 491-2009土壤? 總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鉻(六價)

                                                土壤和沉積物 六價鉻的測定 堿溶液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土壤質量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0原子熒光光度法

                                                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28

                                                HJ 741頂空/氣相色譜法

                                                半揮發性有機物11

                                                HJ 642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

                                                石油烴

                                                土壤和沉積物? 總石油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4.4應急處置

                                                4.4.1化學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危險化學品可能發生的事故為泄漏,進而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假設危險化學品管理員巡查倉庫時,發現化學品容器破損、化學品倉庫著火,應立即報告當班主管和部門經理。?;饭芾韱T立即聯系鄰近崗位人員若干名成員,形成第一救援力量,進行處置。視泄漏、火勢發展情況通知應急處置小分隊成員趕赴事故現場。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操作人員佩戴防毒全面罩。穿化學防護服進入泄漏區進行處理,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3管理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應急小組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進入泄露污染區,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可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廢水轉入應急事故水池,待應急結束后通過污水處理站處理。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堰收集,然后轉移、回收或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

                                                4相關人員佩戴必要的的安全防護用品,用滅火器撲救初期火源。

                                                當班主管接報后,向公司副總指揮報告,應急領導組迅速組織部門其他人員加入第二應急救援力量,開展搶救。

                                                4.4.2污水處理站事故排放應急處置

                                                及時切斷污染源的程序與措施

                                                A:污水處理設施故障

                                                ?操作人員發現污水處理設施故障時,立即上報公司領導和部門領導;

                                                ?部門領導通知搶險救援組盡快搶修,最短的時間內排出機械事故。

                                                B:突然停電

                                                ?遇突然停電,當班運行人員應立即報告應急總指揮,并通知電工,記錄停電時間;

                                                ?通訊聯絡組負責電話詢問供電局或周邊企業,查明供電方是否有故障,如果不是,則應立即檢查廠內電路是否正常。

                                                C:水質超標排放

                                                立即聯系第三方檢測機構廈門市環產環境監測服務有限公司的化驗員排查超標原因,對污水處理系統各個環節取樣檢測,重點對超標的指標進行檢測。

                                                D:管道、閥門等破裂

                                                ?立即通知搶險救援組,搶險救援組對泄漏的管道、閥門等泄漏點進行更換、修復;

                                                ?立即用沙袋或沙土堵截已泄漏的管道、閥門,防止污水泄漏范圍擴大。

                                                E:工藝運行異常

                                                ?操作人員發現工藝運行異常時,立即上報應公司領導和部門領導;

                                                ?部門領導配合工程需求,及時調整工藝控制參數,盡快消除工藝運行異常。

                                                防止污染物擴散的程序和措施

                                                A:突然停電

                                                ?查明原因通訊聯絡組負責電話詢問供電局或周邊企業,查明供電方是否有故障。如果不是,則應立即檢查廠內電路是否正常;

                                                ?若低配系統出現問題,則由電工立即維修,同時預計好維修時間;若高配出現問題,則由通訊聯絡組立即通知電力局搶修部門;

                                                ?如果是供電方有故障,則由電工負責啟動自備發電設施;

                                                ?啟動發電設施后,操作人員啟動各設備,如果發現有設備因為突然停電而損壞,則應立即由機修負責、電工配合維修。

                                                B:水質超標排放

                                                ?搶險救援組迅速集合隊伍奔赴現場,正確配戴個人防護用具,切斷事故源,關閉污水處理站相關閥門,將超標出水引入應急事故水池;

                                                ?立即通知公司污水處理設施保全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

                                                ?待設備正常運行可保障出水水質達標時,再處理應急事故水池內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C:管道、閥門等破裂

                                                ?立即組織人員采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及時將廢水用泵抽至應急事故水池,若污水已進入雨水管道,確認雨水排放口應急閥門已關閉或已經用應急沙袋進行封堵,并用水沖洗雨水管網,污水需經分析合格后才能停止沖洗,將雨水管網的污水和沖洗水利用潛水泵抽吸至應急事故水池;

                                                ?立即通知污水處理設施保全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

                                                ?待設備正常運行可保障出水達標排放時,再處理應急事故水池內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4.4.3廢氣事故排放應急處置

                                                1)立即停止生產線上相應工序的操作,避免產生新的廢氣;

                                                2)利用現場抽風機或風扇等設備,加強車間內的通風排氣;

                                                3)立即通知廢氣處理設施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對有故障的風機、布袋除塵設備或活性炭等及時維修或更換。

                                                4)崗位人員應立即通知部門主管和搶險救援組。

                                                4.4.4危險廢物泄漏事故應急處置

                                                1)在發生泄漏時,首先隔絕一切火源,切斷經過危險廢物倉庫附近的電源,防止發生燃燒和爆炸;

                                                2)泄漏發現者立即通知危廢管理人員及應急辦公室,在可能的情況下立即切斷泄漏源,并設置嚴禁靠近的標識;

                                                3)固體危險廢物泄漏,危廢管理人員立即對泄漏的危廢進行清掃,收集處理裝袋或暫存至密閉的塑料桶內;

                                                4)液體危險廢物立即用沙袋或沙土堵截。少量廢物泄漏,先用沙子覆蓋然后再小心收集于專用密封桶或干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廢物泄漏,先用沙包封堵,減少擴散,然后盡可能回收,恢復原狀,若完全回收有困難,可收集后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

                                                5)若發現儲存容器破損,則立即向相關負責人報告,建議修理或是更換儲存容器;

                                                6)對灑落的地面進行清理,若產生廢水,則運送至有資質的污水處理單位進行處理,若產生沾染物,則作為危險廢物交給資質單位處理。

                                                4.4.5乙炔、丙烷、液氧、液化石油氣氣瓶或管道泄漏事故應急處置

                                                對不同部位的泄漏采用相應措施進行止漏:

                                                1.????? 氣瓶泄漏:

                                                (1)瓶閥與減壓器或減壓器與阻火器之間漏氣,首先關閉瓶閥切斷氣源,而后緩慢擰緊連接接頭,或更換接頭上的密封墊。

                                                (2)瓶閥開啟后發現閥桿處漏氣,首先關閉瓶閥,緩慢擰緊填料六角帽。如仍不能阻止漏氣,則關閉瓶閥停止使用,用彩色粉筆在瓶體上簡要注明漏氣部位,而后退還供貨方處理。

                                                (3)瓶閥關閉后,若發現出氣口漏氣,這可能是閥芯與閥芯座封閉面存在顆粒雜物,把瓶閥啟閉數次將其吹出。如仍不能阻止漏氣,則說明閥芯封閉面或閥芯座封閉面磨損,立即將氣瓶移到遠離火源的地方。吸煙的人以及持有傳呼機、手機、對講機、照相機的人嚴禁靠近。漏氣聲沒有了,確認氣體已泄盡,用粉筆在瓶體上注明漏氣部位另行存放。

                                                (4)若氣瓶著火或回火,則迅速關閉氣瓶的閥門,擰下連接儀表,然后打開瓶閥,如果此時不再著火,閥門不再逸出帶煙或有異味氣體,即可繼續工作。

                                                (5)如果著火后,無法關閉氣瓶閥門時要使用干粉式滅火或帶噴嘴的二氧化碳滅火器迅速滅火。不準使用四氯化碳滅火。

                                                (6)對開始分解的氣瓶,如瓶體外部的溫度已產生溫升,以致無法用手接觸,不得搬動,應采取用涼水連續冷卻氣瓶的方法進行處理。

                                                2.????? 管道泄漏:

                                                1)搶險救援組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嚴禁穿戴釘鞋和化纖衣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以免碰撞發生火花或星火。

                                                2)如果是總管泄漏,無切斷隔離措施,則立即進行現場警戒,并用白色取樣管或膠皮進行簡單包扎處理。

                                                3)一旦發生泄漏,搶險救援組人員到場后,主要任務是關閉閥門,切掉氣源。若閥門損壞,可用麻袋片纏住漏氣處,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換閥門;若是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

                                                4)及時防止燃燒爆炸,迅速排除險情。警戒疏散組應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種火源的控制方面,為迅速堵漏創造條件。對乙炔已經擴散的地方,電器要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要隨意開或關;對接近擴散區的地方,要切斷點源。

                                                5)若發生著火,小火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大火用噴水或噴水霧。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要把盛有可燃氣的容器運離火災現場。對燃燒劇烈的大火,要與火源保持盡可能大的距離或者用遙控水槍或水炮;否則撤離火災現場,由專業消防隊進行處置。

                                                4.4.6火災、爆炸應急處置

                                                公司可能產生火災、爆炸事故地點為化學品貯存區、危廢倉庫。當火災等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時,可能引發次生環境污染事故和人員中毒事故,產生的廢氣對周圍大氣環境有一定影響。

                                                應急程序:

                                                現場發生火災時,第一發現人員應立刻向應急辦公室報告,并及時切斷事故現場電源,停止生產,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控制火勢蔓延,召集現場其他員工共同滅火,臨時指揮由現場最高職務者擔任,應急救援小組到達后,指揮權交由應急指揮組。

                                                應急辦公室接到報警后,立即向應急指揮組匯報,根據應急指揮組指令啟動公司應急響應,并根據應急指揮組指令迅速電話通知所有的應急救援隊伍人員到著火區域上風口集合了解分析情況,并分析和確定火災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撲救。

                                                搶險救援組進入事故現場,穿戴防護設備。采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并用霧狀水保護現場應急人員。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量將事故現場附近未受火情影響的包裝桶轉移到安全廣闊地,防止發生更大的連鎖火災爆炸事故。

                                                警戒疏散組進入場內負責疏散、警戒、現場保護。將火災區域設定為危險區,禁止非救援人員、車輛來往。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實施救護。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處理后,若受傷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急救。

                                                后勤保障組應及時將有關應急裝備、安全防護品、現場應急處置材料等應急物資運送到事故現場,負責廠內車輛及裝備的調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如發生爆炸,應視情況立即撤離應急救援人員,保證人員生命安全,后勤組立即向同安生態環境局及管委會匯報,撥打119消防電話,請求轄區內消防隊或同安區消防隊援助,防止火災蔓延至周圍。

                                                事故結束后,對產生的干粉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置,洗消廢水暫存在應急事故水池中,運送至有資質的污水處理單位進行處理。

                                                4.4.7自然災害應急處置

                                                接到自然災害預報或預警通知后,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應馬上組織人員對各個重點部位、重點地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該加固的加固,該疏通的疏通,做到不留死角,不漏隱患,對發現的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除隱患,減少在災害發生時可能造成的損失;

                                                在預警期間,加強值班匯報,實行24小時值班,加強對各部門值班人員的監督,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工作;

                                                在自然災害預報或預警期間,值班人員做好隨時關閉廠區總電源的準備,關好配電機房的門窗,加強巡查,注意重點風險源的狀況;

                                                搶險救援組應派人時刻注意氣象等警報,加強與有關部門的聯系,一旦有險情立即投入戰斗。

                                                4.4.8土壤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在發生化學品、生產廢水泄漏時,立即用沙袋或沙土堵截已泄漏的溶液或者廢水;確認廠區雨水排放口應急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后,通過采取堵截、圍堰的方式,防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土壤;

                                                搶修搶險組配備相應的防護、收集用具后,將受污染的土壤,貯存于密封的桶內,轉移到安全的區域,最終由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處置,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4.4.9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

                                                人員防范措施

                                                定期對廠內員工進行風險防范、環境應急的宣傳、培訓和演練,可提高員工風險防范、環境應急意識和能力,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故的后果。

                                                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定期對生產線排水系統進行日常維護和管理,確保排水通暢、杜絕跑冒滴漏。

                                                定期對各環保設施進行巡查,一旦發現破損,及時檢修。規范污水站各種化學藥劑的存放,操作中杜絕藥劑灑落及跑冒滴漏、壓濾水泄漏等。

                                                定期對原輔材料使用量等與產品量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停止生產,進行各個生產環節的檢查和維修工作。

                                                一旦發生化學品或危險廢物泄漏事故,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

                                                檢查制度:各部門負責人每天對部門內的環境風險源的巡視不少于1次,生產班組每天巡視2次以上。所有巡視應寫在記錄上,并有據可查。若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解決。

                                                4.5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及物資保障

                                                應急救援隊伍由應急總指揮統一調度和指揮,突發環境事故時,由應急小組組長下達救援命令,并由搶險救援組帶領展開應急救援行動。

                                                應急救援物資由后勤保障組負責分發給各應急小組,在達到應急救援的目的同時盡量節約,不浪費。應急物資儲備情況詳見附件10.8。

                                                4.6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4.6.1救援人員防護、監護措施

                                                救援人員實施搶險時,服從總指揮的統一指揮。到現場搶險時不能一人進入現場,要兩人以上方可進入現場;進入現場前首先要檢查防護用品有效性,然后要戴好防護用品方可進入現場;進入后,要隨時保持與現場指揮保持聯系,以便及時實施救援。

                                                4.6.2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當泄漏、著火事故發生,導致事故現場發生人員傷亡時,搶險救援組及時將受傷人員從受傷區域轉移到安全區域,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包扎,重癥傷者立即送至醫院搶救。

                                                危險化學品中毒人員的救護

                                                將中毒人員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

                                                松開中毒人員扎緊的衣服,仔細檢查病人的病情;

                                                在搬運過程中,要注意冷靜,注意安全;

                                                盡快聯系附近衛生院,到醫院就診后,由醫師根據病情進行救治。

                                                外傷人員的救護

                                                進行清洗傷口;

                                                接著給予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然后搬運傷員時保持運作一致平穩,注意固定部位。

                                                燙傷人員的救護

                                                傷員的衣服靴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

                                                用清潔冷卻水沖洗,然后用清潔布片或消毒紗布覆蓋送醫院;

                                                未經醫務人員同意,切忌在傷口處涂各種藥水和藥膏;

                                                送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糖鹽水。

                                                火災受傷人員的救護

                                                迅速熄滅身體上的火焰,減輕燒傷;

                                                用冷水沖洗、冷敷或浸泡肢體,降低皮膚溫度;

                                                用干凈紗布或被單覆蓋和包裹受燒傷創面,切忌在燒傷處涂各種藥水和藥膏;

                                                給燒傷傷員口服自制燒傷飲料糖鹽水,切忌給燒傷傷員口服白開水;

                                                搬運燒傷傷員時,動作要輕揉、平穩,盡量不要拖拉、滾動,以免加重皮膚損傷。

                                                吸入毒氣急救

                                                發現有人中毒昏迷后,救護者千萬不要貿然進入現場施救,否則會導致多人中毒的嚴重后果。遇有此種情況,救護者一定要保護清醒的頭腦,首先對中毒區進行通風,待有害氣體降到允許濃度時,方可進入現場搶救。救護者施救時切記,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將中毒者抬至空氣新鮮的地點后,立即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救治。

                                                眼睛受傷急救

                                                發生眼傷后,可做如下急救處理:

                                                輕度眼傷如眼進異物,可叫現場同伴翻開眼皮用干凈手絹、紗布將異物撥出。如眼中濺進化學物質,要及時用水沖洗。

                                                嚴重眼傷時,可讓傷者仰躺,施救者設法支撐其頭部,并盡可能使其保持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試圖拔出插入眼中的異物。

                                                見到眼球鼓出或從眼球脫出的東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內,這樣做十分危險,可能會把能恢復的傷眼弄壞。

                                                立即用消毒紗布輕輕蓋上,如沒有紗布可用剛洗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再纏上布條,纏時不可用力,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

                                                做出上述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4.7配合有關部門應急響應

                                                當政府及相關部門介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過程時,本企業將極力配合,把掌握的突發情況信息及時告知,現場提供技術人員、應急裝備和物資。另外,配合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處置工作,共享區域應急資源。

                                                另外,在火勢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公司現場應急組根據指示展開對火場的撲救。若火勢自行無法控制,應急指揮中心立即拔打119火警電話,用明確清楚的語言告知起火對方單位地址并報告火情,并派應急保障組在路口引導以盡快達到起火地點。政府消防隊到達后,全體響應小組密切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包括提供消防栓、滅火器等,以到達盡快滅火目的?,F場應急領導組移交指揮權,服從公安消防統一指揮。

                                                5應急終止

                                                5.1應急終止條件

                                                當現場符合應急結束條件時,按應急響應級別,分別由現場指揮或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完全符合下列條件,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

                                                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

                                                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

                                                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經被消除,無繼發可能;

                                                事件現場的各種作業應急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

                                                級應急響應,指揮權利交由政府,應急終止條件由政府來確定和宣布。

                                                5.2應急終止程序

                                                當突發事件得到控制后,災害性沖擊已消除,不可能發生次生事故,社會負面影響消減,進入恢復階段時,進入應急終止程序。

                                                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終止時機,或事件責任單位提出,遵循誰啟動、誰結束原則,經現場應急指揮部批準,由總指揮宣布終止搶險;

                                                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現場應急指揮部向應急響應工作組下達應急終止命令;

                                                通知企業相關部門、周邊單位等危險已解除;

                                                應急狀態終止后,應根據有關指示和實際情況,繼續進行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

                                                配合相關生態環境部門對突發環境事件的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提出補償和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建議。

                                                5.3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5.3.1事故現場保護措施

                                                事故發生后,為方便事故的調查與處理,使事故調查人員看到事故發生后的原始狀態,根據科學的計算,及時查清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同時,避免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受到意外傷害。因此,必須對事故現場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事故發生后,警戒疏散組在趕到事故現場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封鎖,建立警戒區域,設立標志和隔離帶,對進入人員、車輛、物質進行檢查、登記,禁止非搶險人員進入。

                                                事故處理完畢,人員撤離后,事故崗位實行警戒,未經搶險應急領導組批準,所有人員禁止進入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后,善后處理組應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與記錄,方便應急總結評估。

                                                事故現場在未處理、勘查結束前,安排人員24小時保護現場。在事故現場勘查結束后,由總指揮通知警戒疏散組撤離現場保護。

                                                5.3.2確定現場凈化方式、方法

                                                根據泄漏物的特性選擇洗消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物理洗消法(利用自然條件使毒物自行蒸發散失及被水解);

                                                化學洗消法(主要有中和、氧化還原法、催化法等方法)。

                                                5.3.3現場洗消

                                                事故結束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對事故現場設備、環境和其他人員造成污染,因此在事故應急處理結束后,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洗消。

                                                利用消防水帶對現場設備、環境進行沖洗,洗消人員站在上風向處,避免洗消時洗消水噴濺到身上。

                                                對于不能用消防水帶沖洗的設備設施,可利用簡易噴霧器、盆、毛刷、清洗海綿等進行清洗。

                                                現場洗消時,車間外的洗消水利用砂袋構筑臨時管溝或圍堤,將水引流至水溝內;車間內的洗消水通過車間內的管溝流入廠內水溝,待洗消完后運送至污水處理廠或通過廠區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防止洗消廢水外排造成二次污染。

                                                現場洗消時,對現場應急救援人員等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人員進行清潔凈化,對防化衣進行清潔凈化處理。

                                                事故現場的洗消工作由搶險救援組負責,洗消過程中,需應急監測組協助監測人員對處置后的事故現場進行分析化驗和監測,對應急事故水池內的水質進行監測,確定合格后為洗消結束。

                                                5.3.4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

                                                5-1 防治二次污染方案列表

                                                二次污染

                                                泄漏方式

                                                移轉方式

                                                移轉安置點

                                                處理方式

                                                消防粉末

                                                地表

                                                工具鏟與應急桶

                                                危險廢物倉庫

                                                委托資質單位移轉

                                                圍漏砂土

                                                地表

                                                工具鏟與應急桶

                                                危險廢物倉庫

                                                委托資質單位移轉

                                                中和廢水與稀釋廢水

                                                地表

                                                應急桶移轉

                                                應急事故水池或應急桶

                                                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或委托資質單位處理

                                                6后期處理

                                                6.1善后處理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公司各級人員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行動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件;

                                                聯系保險公司理賠部門,進行現場勘查,清點損失,雙方商定理賠金額,利用救災資金及理賠資金對損壞的設備、儀表、管線等進行維修,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對搶險救援人員進行健康監護和體檢,積極對事故過程中的死傷人員進行醫院治療或發放撫恤金。以車間部門為單位,向職工說明情況,做好情緒的安撫,消除員工的恐慌不穩定心理;

                                                協調有關政府部門搞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確保社會安定穩定;

                                                根據實際情況,每年安排相應的專項經費,對應急救援中有突出表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根據實際情況對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方案,并配合有關部門對環境污染事件中的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

                                                公司相關部門負責對應急過程中消耗、使用的應急物資、器材進行補充,使其重新處于應急備用狀態;

                                                整理臨時儲存場所和其它工作區,對清污的效果進行檢查和評價。

                                                6.2評估與總結

                                                應急行動結束后,寫出總結報告,分析整個應急行動的可行性,積累經驗,對應急響應預案提出修改意見。

                                                由應急指揮組根據所發生的突發環境事故的危害和影響,組建事故調查組,徹底查清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并根據引發事故的直接和間接原因,提出整改建議和措施,形成事故調查事故。

                                                公司應急辦公室對應急過程和應急能力進行評估,并組織環保、安全、消防咨詢顧問人員對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中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提出補償和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建議;提出改進措施,根據需要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7應急保障

                                                在本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對應急組織體系的設置、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與考核情況、應急設備和經費管理與適用情況等,在環境應急能力評價體系中實行自上而下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機制。

                                                7.1人力資源保障

                                                現場應急救援隊伍主要為:通訊聯絡組、搶險救援組、后勤保障組、警戒疏散組與應急監測組(詳見第二部分)。其中搶險救援組主要承擔控制污染源、搶險搶修等相關工作,后勤保障組主要負責傷員急救、后勤保障、善后處理工作等項。救援隊伍由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兼事故現場總指揮)領導,其相應職責可見第二部分。

                                                7.2資金保障

                                                公司在每年編制年度預算時列出專項經費,預算科目包括:教育訓練、勞動保護、 醫藥、應急器材、污染治理等內容,主要用于應急器材維護及購置,應急培訓,事故發 生后的救護、監測、洗消等處理費用。應急救援辦公室每年應對應急救援費用進行預算, 并上報公司財務部留出應急經費。應急費用應??顚S?,由應急總指揮監督實施,不得 以任何理由或方式截留、擠占、挪用,確保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財務部要 對應急處置費用進行如實核銷。

                                                7-1? 資金保障項目表

                                                項目

                                                經費(萬元)

                                                勞保費用

                                                0.4

                                                安全設施標志

                                                0.2

                                                應急器材及急救藥箱

                                                0.6

                                                環境因素檢測

                                                0.8

                                                組織應急救援演練

                                                2.0

                                                疏散應急標志燈等

                                                0.6

                                                培訓費用

                                                2.0

                                                合計

                                                6.6

                                                7.3物資保障

                                                應急救援需要明確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用途、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等內容,可詳見附件10.8。

                                                按照責任規定,各部門必須保管好各自范圍內的應急器材和設備,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發現問題,立即進行修復,確保各種器材和設備始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7.4醫療衛生保障

                                                公司行政部安??婆鋫渌幑?,放置有一些常規外傷急救所需的敷料、藥品,用于事故時傷者的應急救護,可詳見附件10.8。若傷者嚴重時,可送往附近醫院。公司行政部安??曝撠熉鋵嵟c地方醫療衛生、職業病防治部門的應急醫療救援合作,后勤保障組落實急救藥箱藥品,急救器材的配備與更新。

                                                7.5交通運輸保障

                                                公司配備車輛,日常用于運輸、洽談業務、接送客戶等用車需要,并配備專業司機,由專人負責車輛調配,發生突發環境事故時,車輛立即為應急車輛,全面配合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應急救援車輛詳情一覽表見表7-1。

                                                7-1 應急救援車輛詳情一覽表

                                                序號

                                                應急車輛車牌

                                                車輛類型

                                                停放區域

                                                管理部門

                                                聯系方式

                                                1

                                                DA9Z31

                                                日常接送客戶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095

                                                2

                                                DC3626

                                                日常運輸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097

                                                3

                                                C14013

                                                日常運輸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098

                                                4

                                                D20A65

                                                日常接送客戶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100

                                                5

                                                DA0E16

                                                日常接送客戶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101

                                                6

                                                DD5209

                                                接送員工上下班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102

                                                7

                                                D01986

                                                日常接送客戶

                                                廠內停車庫

                                                總務部

                                                0592-7397103

                                                7.6通信與信息保障

                                                為保障信息暢通,公司采用移動電話進行相互之間的聯系,手機24小時開機,確保及時溝通信息。應急處置時采用防爆對講機聯絡。公司應急小組主要負責人聯系方式詳見附件10.1。列入關鍵崗位的人員一旦變更聯系方式應通報應急指揮中心更新,應急指揮中心將更新后的信息在24小時內向各部門傳達或公示。

                                                7.7科學技術保障

                                                公司不斷加大監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建立健全應急技術平臺,提高公司的應急處置水平。同時,公司內部車間內各應急小組成員應熟悉各類化學品的危害及處理流程,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可以為救援工作提供專業的支持。必要時,可尋求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成立的專家組的支持。

                                                8監督管理

                                                8.1應急預案演練

                                                8.1.1演練組織與級別

                                                演練是由多個部門參與的針對綜合應急預案或者多個現場應急預案開展的應急演練活動,其目的是在一個或者多個部門內針對多個環節或功能進行檢驗,特別注重檢驗不同部門之間以及不同專業之間應急人員的協調性及聯動機制。

                                                8.1.2演練的類型與頻次

                                                應急演練分為實戰演練和桌面演練。公司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見附件10.11。

                                                實戰演練

                                                又分為程序性演練和檢驗性演練。由相關參演部門和人員,按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或者應急程序,以程序性演練或檢驗性演練的方式,運用真實裝備,在突發事件或者模擬場景條件下開展的應急演練活動。目的是檢驗應急隊伍、應急搶險裝備等資源的調動效率以及組織實戰能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程序性演練:根據演練題目和內容,事先編制演練工作方案和腳本,演練過程中,參演人員根據應急演練腳本,逐條分項推演。目的是熟悉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流程,對工作程序進行驗證。

                                                檢驗性演練:演練時間、地點、場景不預先告知,由應急指揮中心隨機控制,有關人員根據演練設置的突發事件信息,依據相關應急預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響應。目的是檢驗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

                                                實際演練每年開展一次,分為車間級及廠級。

                                                桌面演練

                                                由相關參演人員,按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利用圖紙、計算機仿真系統、沙盤等模擬進行應急狀態下的演練活動。桌面演練每年開展一次,主要面向應急管理指揮小組成員,包括總指揮、副總指揮、發言人,以及各部門經理。目的是使相關人員熟悉應急職責,掌握應急程序。

                                                8.1.3演練準備

                                                演練確定年度工作計劃時,制訂周密的演練方案,按演練級別報應急指揮中心審批,同時上報公司備案;

                                                演練前應落實演練所需的各種物資、器材及車輛、防護器材的準備,以確保演練順利進行。

                                                8.1.4應急評價與總結

                                                每次演練結束后,應急指揮中心將對預案演練效果進行分析評價